水稻白粉病的危害:原因、影响和预防

水稻白粉虱是一种危险害虫,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。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如何有效预防吧!

白粉病为害水稻

白粉虱是水稻种植过程中农民面临的严重害虫之一。它不仅降低了稻谷的产量,还影响了稻谷的质量和植株的生长能力。本文将从专家和农民的角度详细介绍白粉虱的特性、危害、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。

1. 什么是稻田白粉虱?

白粉虱是一种常见且对水稻危害严重的害虫。其体型小(1.5-2毫米),有两片白色翅膀,触角短,身体覆盖着一层细腻的蜡粉,因此很难被发现。羽化后,翅膀初为透明,仅数小时后便被白色粉末覆盖,形成其特有外观。

白粉虱的生物特性包括生命周期为17至24天,分为三个阶段:卵、若虫和成虫。白粉虱属于不完全变态害虫,无蛹期。若虫有四个龄期,其中第四龄若虫被称为假蛹。

危害水稻的粉虱的特点

危害水稻的粉虱的特点

在初龄阶段,1龄若虫具有明显的足和触角,体长约0.25毫米,尚未覆盖白色蜡粉。2龄和3龄若虫体长为0.6-1毫米,通常静止不动,无翅膀。最终阶段的假蛹(4龄若虫)体长约1.2毫米,身体上覆盖着长条形的白色蜡丝。

  • 白粉虱的危害期为7至10天,其最佳发育温度为30°C。它们通常在干旱季节的炎热天气中活动并造成危害。
  • 当白粉虱成虫后,会在羽化当天产卵,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持续产卵。卵产于稻叶背面,由一层防水的蜡质覆盖,这使得农药难以直接作用。其卵孵化率高达94%,表明这种害虫的繁殖能力极强。

它们主要生活在稻叶背面,并通常在早晨活动最为活跃。成虫白粉虱在下午可进行交配,但若未交配,雌虱会产下全部为雄性的后代。

2. 白粉虱对水稻的危害

稻田白粉虱对水稻造成许多严重危害,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
  • 直接损伤稻叶:白粉虱通过刺吸稻叶中的汁液,导致稻叶失水。这种损伤使稻叶枯萎、变黄,不仅削弱了植株,还显著降低了光合作用能力,从而影响水稻的整体生长发育。
  • 降低产量:当水稻受到白粉虱侵害时,收获产量会显著下降。由于其危害期为7-10天,且其高繁殖能力(孵化率高达94%),白粉虱数量迅速增加,造成稻穗和稻粒减少。
  • 引发植株病害:白粉虱的存在使水稻植株变得虚弱,为病原真菌和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。例如,稻瘟病和稻叶枯病可能迅速传播,增加整季作物受损的风险。
  • 增加护理和农药成本:为控制白粉虱,农民通常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农药和采取其他种植措施。这些成本不仅昂贵,还可能加重农民的经济压力,尤其是在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。
  • 影响稻谷质量:白粉虱的侵害不仅降低了产量,还影响稻谷质量。稻粒可能变形、色泽差,无法达到商业标准,从而增加市场销售难度。

白粉虱对水稻的危害

白粉虱对水稻的危害

3. 白粉虱在稻田中的发生原因

稻田白粉虱常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出现并迅速繁殖,尤其是在旱季。以下是白粉虱在稻田中发生的主要原因:

  • 高温干旱环境:白粉虱在炎热、高温和干燥的天气条件下繁殖迅速,这种环境为其提供了理想的生存和繁殖条件,使其密度在稻田中迅速增加。

  • 低湿度条件:空气湿度降低时,白粉虱的密度通常会增加。湿度的下降会削弱水稻的抵抗力,为白粉虱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。它们刺吸稻叶中的汁液,导致植株受损严重。

  • 干旱和缺水:在干旱或缺乏灌溉的地区,稻株会变得虚弱,抗病能力降低,更容易受到白粉虱的侵害。

  • 降雨的抑制作用:相反,在有阵雨或雷暴的情况下,白粉虱的密度会显著减少。降雨可以冲刷掉白粉虱并降低其存活能力,同时为稻株提供水分,增强其抵抗力。

损害症状:

  • 叶片变色:白粉虱刺吸稻叶汁液,导致稻叶变黄枯萎。在严重情况下,可能导致植株死亡。

  • 叶片变形:白粉虱还会导致稻叶变形,通常表现为叶片扭曲,类似于稻瘟病或矮缩病的症状。这种症状通常在稻株被侵害后约两周内出现。

白粉虱产生的原因

白粉虱产生的原因

4. 稻田白粉虱的有效防治方法

为了主动减少稻田白粉虱的危害,农民需要采取高效的防治措施。以下是保护水稻免受白粉虱侵害的具体方法:

  • 选择抗虫品种:选择对白粉虱不敏感、叶片直立的水稻品种,实施同步播种,并采用“三减三增”或“一必五减”技术,降低白粉虱造成的损害。

  • 平衡施肥:合理平衡氮肥、磷肥和钾肥的施用,避免过量施用氮肥,以抑制白粉虱的繁殖。合理控制播种量,每公顷撒播量应为100-120公斤,行播量为70-80公斤。

  • 定期检查稻田:经常巡视稻田,通过拍打叶片观察是否有白粉虱飞出,或检查蜘蛛网是否有白粉虱粘附,及时发现害虫。

  • 保护天敌:保护白粉虱的天敌,如草蛉、瓢虫和猎蝽。避免在播种后40天内使用杀虫剂,以免影响天敌的活动。

  • 适时喷洒杀虫剂:当稻田白粉虱密度达到高峰(每株15-20只成虫或每片叶5只幼虫)时,使用含有针对白粉虱的化学成分的农药进行喷洒。应选择在下午较凉爽的时段喷洒,并降低喷洒高度,使药液接触稻叶背面的白粉虱及其幼虫,提高防治效果。

  • 清洁田间环境:在种植前后,彻底清理稻田,移除寄主植物,如番石榴、瓜类、木薯和凤梨,防止白粉虱栖息和繁殖。

如何防治白粉虱危害水稻

如何防治白粉虱危害水稻

5. 使用稻田白粉虱杀虫剂的注意事项

在使用稻田白粉虱杀虫剂时,请牢记以下注意事项,以确保效果和安全:

  • 使用具有内吸性、渗透性和熏蒸效果的药剂,以突破白粉虱的保护蜡层。

  • 选择在下午较凉爽的时间喷药,此时白粉虱通常处于羽化阶段。

  • 将喷头降低至稻叶下方,使药剂能够更好地接触白粉虱。

  • 即选择正确的药剂、正确的剂量、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喷洒方法,以优化防治效果。

  • 在使用前详细了解剂量、混配方法以及安全隔离期等信息。

  • 喷药时佩戴完整的防护装备,如口罩、手套和护目镜,以保障自身安全。

  • 喷药后及时检查稻田情况,评估药剂对白粉虱的杀灭效果。

  • 将杀虫剂与生物防治措施结合,选择抗病品种,并合理管理稻田,以实现最佳效果。

使用农药时要小心

使用农药时要小心

6. 农民防治稻田白粉虱的经验

来自经验丰富的农民防治稻田白粉虱的方法非常宝贵。以下是他们在控制这种害虫时采取的一些有效方法和技巧:

  • 选择适当的播种时机,以减少白粉虱的危害。

  • 种植抗白粉虱的水稻品种,提高稻田的抗虫能力。

  • 经常巡视稻田,及时发现白粉虱的活动迹象。

  • 通过优化施肥和用药策略,减少投入,增加效益。

  • 保护和利用白粉虱的天敌,如草蛉、瓢虫等。

  • 通过合理灌溉,保持稻田湿润,减少白粉虱的繁殖。

  • 选择白粉虱活动高峰期喷药,确保杀虫效果。

  • 收割前后清除杂草和植物残渣,减少白粉虱的栖息地。

  • 结合多种方法,提高防治效率,减少虫害威胁。

  • 与社区中的其他农民分享防治白粉虱的经验,形成集体协作。

防治稻粉虱的经验

防治稻粉虱的经验

控制稻田白粉虱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农民与 Sataka 专家之间的合作将形成强大的支持网络,帮助农民有效应对害虫。有关白粉虱防治的知识和经验是实现丰收的关键。

版权所有 © 2024 sataka.com.vn. 版权所有. 网页设计和 SEO 由 FAGO AGENCY